998工程机械人才网[zp.998jx.cn]报道:“革命战士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”这是当年的口号。而当你已经习惯了做“自己爱呆哪儿呆哪儿”的红砖后,忽听老板一声断喝:“就让你换个地方呆,爱呆不呆,否则走人!”呜呼,“革命战士一块砖……”,“搬”还是“不搬”?这是个问题。
当工作意味着饭碗的时候,捧与不捧是一个问题,如何将其捧牢是更重要的问题。
老板让你倒立,你不敢侧翻;老板让你跳远,你不敢长跑。可是我明明最擅长的是射击,为什么非让我跑百米跨栏?老板嘿嘿一笑,“好啊,你觉着自己是王义夫,你上国家队当主力去呀。我这就需要跨栏的。”自惭形秽的我们发现自己不过如此,为五斗米折腰,还要看人家高不高兴让你折呢。
在职场这盘棋里,你没有型,随塑成形,顺杆而上,随时准备着,指东不打西,上天不入地,我们是职场变形虫。
职场生涯越来越冷峻,社会要求越来越高深,技不压身是根本,顺应潮流是明智,懂得创新和舍弃是通向理想的必经阶段。
专业不对口在现在的工作选择上不是件新鲜事。最近一项调查显示,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%,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、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%和42%。
近日从上海交大传来消息,在今年签约的学生中,半数毕业生选择的单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“不搭界”。调查显示,61.6%的交大毕业生表示愿意接受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,本科生的就业灵活性更大,达70.4%。
曾主任(罗湖人才市场)
我们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交流中了解到,非自愿转型的情况是很普遍的。这些人中,大多是由于环境所迫,找一份工作不容易,有些人就只好先在不满意的岗位上干着,伺机再寻找更适合的工作;有些人也许一直就找不到适合的,始终都在一种不是非常心甘情愿的状态下工作。还有些人可能在招聘时讲明了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,结果老板强迫他从事另外一个工作,因此也会产生劳资纠纷,这种案例也不少。
我们对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,因为每个人的忍受程度和适应能力都不一样。
周贤良(深圳杰夫猎头有限公司总经理)
非自愿转型可以分几种不同的情况。第一种,是老板恶意要求你转型,变相逼你走人,言外之意是我这里没有适合你的职位了。这占很大比例,是老板变相辞退员工的常用手段。
另一种则是善意的培养员工转型。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良好的信号,意味着老板想提升你或使你担负更重大的责任。他会交给你更多工作,给你更大压力,并让你接受相关培训。
第三种是公司与员工迫不得已的转型。如公司从原来的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,公司与员工都面临全新的挑战,原来的经验与专业可能都不适用。
黄路真(中国人才热线深圳希捷尔人才资源有限公司营运总监)
一个企业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非自愿转型的情况。
作为员工,首先要深入地自我分析,面临非自愿转型时,仅仅是因为对新工作、新环境不了解、不熟悉导致不确定,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阅历确实不适合。如果是后者,应该与公司主管及时沟通。
我们知道有不少是非自愿转型成功的。如某公司一工程师长期从事研发工作,突然人事主管要求他从事市场工作,他觉得十分意外。其实企业是经过认真分析研究,认为他具有市场工作潜质,只不过原来的工作范围压抑了他这个潜质。如果他从事市场工作能比从事研发工作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。后来实践证明人事部门的眼光是准确的,他果然在市场工作上做出了成绩。
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,旁观者可能更了解你有什么潜质。所以仅仅因为“没从事过”、“不熟悉新领域”是不能成为拒绝非自愿转型的理由的。
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